研究报告

基于形态学性状构建建兰品种核心种质  

艾叶 , 陈璐 , 兰思仁 , 谢泰祥 , 陈娟 , 彭东辉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2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42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04月17日    接受日期: 2019年05月22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2月12日
© 2019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以收集的 226 个建兰品种为材料,依据瓣型分为 5 (荷瓣, 梅瓣, 水仙瓣, 奇花, 竹叶瓣)。基于 27 个形态学性状,从总体取样规模(15%, 20%, 25%, 30%)、组内取样比例(简单比例, 对数比例, 平方根比例, 多样性比例)以及组内取样方法(聚类和随机) 3 个方面研究构建建兰品种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策略,共形成 32 种取样方案。通过对 32 种取样方案变异系数变化率(VR)、遗传多样性指数(I)、极差符合率(CR)、表型保留比例(RPR)的对比分析,确定最佳方案,构建初级核心种质。对初级核心种质进行评价与检验,补充聚类过程中丢失的性状,构建最终的核心种质。结果表明,总体规模为 25%,组内取样比例采用对数比例,组内取样方法为聚类的取样方案是基于形态学性状构建建兰品种核心种质的最佳策略,通过补充在聚类压缩过程中丢失的“叶片数<2.58 cm”、“萼片宽<0.41 cm”、“叶尾有艺”和“水晶叶艺”4 个性状,最终构建包含 60 个品种的核心种质,表型保留比例达 100%,充分代表了 226 个建兰品种的多样性。本研究对于有效的保存和利用建兰品种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兰科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管理及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建兰;形态学数据;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7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艾叶
.
陈璐
.
兰思仁
.
谢泰祥
.
陈娟
.
彭东辉
相关论文
.
建兰
.
形态学数据
.
核心种质
.
取样策略
服务
. 发表评论